服务热线杨老师13317421888
韶山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韶山动态

探访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有144人被认定革命烈士

时间:2019-11-21 12:35:17 点击:

2011年06月01日10: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毛泽东创建我党最早的农村党支部

  春夏之交的韶山,微风清爽,遍地花香。清晨,毛泽东同志故居前的南岸塘四周小路上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山路上驶向这小山村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记者一行沿着麻石小路,走进这个叫上屋场的地方。

  接踵而至的人们,并非人人都熟悉86年前那段红色岁月。彼时,有一盏“星火”,点燃了韶山农民运动的熊熊烈火。从此,韶山便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紧紧相连。

  这盏顽强的革命“星火”,就是中共韶山特别支部。韶山市原史志办主任刘建强向记者介绍,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是毛泽东亲手创建的我党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

  1925年6月中旬的一个夏夜,毛泽东在自家简陋的阁楼上主持了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侃4人的入党仪式。众人紧握右拳,庄严宣誓:“努力革命,牺牲个人;服从组织,阶级斗争;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从此诞生了。毛泽东宣布,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由毛福轩任书记。从此,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在韶山燎原。

  1925年8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后,中共韶山特别支部领导韶山人民继续开展革命斗争,并迅速辐射到邻近县市及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到1925年底,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党员发展到110多人,建立了7个支部,特别支部随之升格为中共韶山总支。

  1927年“马日事变”后,韶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被迫转入地下。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最早的5位成员,后来都惨遭国民党杀害。“韶山五杰”名垂青史。

  韶山村村部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陈列室”里,韶山市委办副主任、市史志办主任胡小林告诉我们,革命战争年代,韶山先后有1598人为革命献身,有144位同志被正式认定为革命烈士。仅毛泽东一家,就献出了6位亲人的生命。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韶山从来没有停止过革命斗争,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坚贞不屈的烈士。

  韶山精神成为韶山人的红色“情结”

  “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我认定,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这铮铮之语,是1928年“韶山五杰”之一的钟志申烈士留下的遗言。遗书中,他还嘱咐儿子继承遗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豪气干云的诗句,是对战争年代以韶山特别支部为核心凝成的韶山精神的高度概括。这种无私奉献的韶山精神,被韶山人永久铭记和弘扬,成为特有的红色“情结”。

  今天,韶山的图片、路标、纪念品,甚至包括许多商铺名号,无不映着红色。韶山城市不大,和外面的精彩世界相比,有时它俨然就像个世外桃源。

  很多韶山的年轻人走出去了,有更多的韶山人留下来了,他们眷恋这片故土,成为家乡的建设者,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讲解员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毛泽东临终时有稿费124万多元。长期来,他一直把稿费视为人民的钱。家里的钱入不敷出的时候,管理人员要向毛泽东请示,并经亲笔批示后,才能支出少量稿费,并再三叮嘱:“这个钱要省着点用,这是人民的。”毛泽东去世后,稿费全部用于《毛选》的编辑、出版,家里人从没有拿过其中的一分钱。

  “为什么毛泽东能得到这样广泛、挚烈的爱戴和深切而持久的怀念呢?我想,这不仅因为他为中国和世界作出过的贡献,而且因为他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馆长谭逻松感慨地告诉记者。

  毛主席给韶山留下了永远的精神财富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说:“由于毛泽东的去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然而,今天你来到韶山,感受到的却是,他仍然活在人民的心中。

  正午时分,记者又到了韶山市中心毛泽东广场上,天气格外地热了起来。在广场中央,来自湘潭市200多名新老党员在举行完重温入党宣誓仪式后,正向毛泽东铜像三鞠躬。其实,像这样每天在此拜谒主席铜像者,早已不计其数。

  记者站立在铜像前仰望,在敬礼的一瞬间,突然心生悸动。在韶峰的衬托下,这一尊高大的毛泽东塑像仿佛使许多时空浓缩、重叠在了一起。

  漫步韶山,除了纪念品商店,最多的就是“毛家饭店”或“农家饭店”“柴火饭馆”。

  “我们村里1400多人,几乎没有人出去打工,倒是有越来越多的外乡人来村里打工。”在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看来,作为革命圣地的韶山是红色的,这红色不仅是看得见的旅游资源,更是看不见的精神财富。

  富裕起来的不仅是韶山村村民,整个韶山市,都因为接待逐年增加的中外游客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5年,韶山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2010年达到9568元,名列湖南省第一。

  行走在韶山,我们常分不清哪里是韶山村、哪里又是韶山城。今天的韶山既有青山碧水的恬静之美,又越来越多地感受着城市发展的律动。记者 张天南 王雁翔 特约记者 王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