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杨老师13317421888
红色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红色教育培训

提高领导干部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 分类开展专业化培训

时间:2020-08-03 08:58:49 点击:

文章来源:《党建研究杂志》

韶山红培机构:

韶山市新征程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引导广大干部提高运用制度干事创业能力,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部署要求,必须把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推动领导干部自觉尊崇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系统培养强素质,提升制度执行的能力本领

提升领导干部有效运用制度进行治理的能力水平,必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

深化思想淬炼,坚定制度自信。思想是制度的源头活水,只有理论上更加清醒,制度执行才会更加坚决。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作为党委(党组)会议、中心组学习等第一议题,推动新思想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制度蕴含的精神实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做坚定执行制度的明白人。

严格政治历练,强化制度自觉。制度是纪律和规矩的系统集成,有很强的政治性,领导干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强化执行制度的自我约束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好年度民主生活会和巡视巡察等专题民主生活会,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督促领导干部对标党章党规、检视问题不足、抓好整改落实。强化政治训练,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坚持完善旗帜鲜明讲政治专题培训等做法,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自觉遵规守纪。

突出专业训练,涵养制度思维。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分类开展专业化培训,将相关领域法律法规作为培训重要内容,使领导干部熟知制度规范,形成执行制度的“条件反射”。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深入实施领导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和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主攻方向,联合职能部门开办专业研讨班,依托高校资源开设中长期专业培训班,组织赴国内外先进城市举办精品专业研修班,在党校主体班增设专业课程模块,探索完善鼓励干部自学的政策机制,系统提升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使干部的制度执行力与担负的领导职责相匹配。

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制度效能。坚持把改革发展主战场、社会治理最前沿作为提升制度执行力最好的课堂,有计划选派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吃劲岗位磨砺打拼,在重大任务中找准制度执行的切入点,不仅讲起制度要“头头是道”,而且落实制度也能“样样在行”。深入推进干部上下交流,深化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对口援外帮扶、校地互派挂职等工作,有序推进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干部交流,通过多岗位、多层面、多领域的经验积累,提升干部精准把握制度、统筹运用制度、有效落实制度的本领。

二、选贤任能立标杆,强化制度执行的鲜明导向

对干部的最大激励,是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要及时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用在学习制度上、把功夫下在落实制度上。

细化评价标准。对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围绕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的具体要求,细化考察评价内容。主要是做到“三看”:看遵守制度的坚定性,重点考察是否有强烈的制度意识和斗争精神,能否严格遵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敢于同不当言论和错误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制度权威。看落实制度的创造性,重点考察能否在坚决遵循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的前提下,找准与工作实际的结合点,创造性地落实好各项制度。看执行制度的实效性,重点考察能否严格遵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有没有在制度执行上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

改进考察方法。注重载体设计,将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政治素质考察重要内容,在民主测评中设置相应正反向指标,通过口碑民意识别检测干部执行制度情况。注重靠前考察,从具体事实事例中,特别是疫情防控、重大突发事件等紧要关头和关键时刻,考察了解干部能否依法依规办事。注重分层分类,对机关干部,重点考察制定制度、细化配套和督查落实的能力;对基层干部,重点考察制度执行是否到位、程序是否规范、实际效果怎么样;对专业岗位干部,注意听取上级主管部门和服务对象的评价意见。注重分析研判,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年度考核、专项检查等成果,整合实时信息、把握关键信息、挖掘隐蔽信息,尽可能把干部执行制度的情况掌握全、掌握准。

精准选优配强。对制度执行力强、治理成效明显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晋升职级或表彰奖励,特别是对法治素养高、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早放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经受历练,储备一批适应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骨干力量。坚持以事择人,精准把握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对制度执行力的不同要求,科学配备,不搞一刀切。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让善抓宏观和能抓落实的搭配,让复合型的和专业型的搭配,让机关经验丰富的和基层成长起来的搭配,增强班子的专业素养和整体功能,保证各项制度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得到有效落实。

三、监督检查严规矩,保证制度执行的刚性权威

提升制度执行力,不仅靠干部自律,也靠监督他律,必须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处,以刚性的监督保证制度的刚性执行。

聚焦第一责任人加强重点监督。围绕选人用人、经济活动以及编制使用等重点,常态化开展“三责联审”和党政同审,强化对执行法规制度、规范行使权力情况的纪律监督。紧盯履职用权的关键节点,健全任前告知、任中审计、离任交接的监督闭环,确保任职前知晓制度要求、履职中定期对照检查、离职后全面接受监督,使权力始终在制度约束下运行。加强对“三重一大”议事决策规则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

聚焦重要制度开展专项监督。抓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任务,监督干部是否严格遵照制度开展工作,严肃查处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等行为,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南京落地落实。围绕新修订新出台的法规制度,适时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好用好新制度。围绕制度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及时纠错纠偏,严肃追责问责,防止破窗效应。

聚焦日常管理实施常态监督。抓好涉及干部个人行为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深入推进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工作,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专项整治,继续抓好领导干部社团兼职、因私出国(境)审批和裸官清理等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探索八小时以外监督干部的有效办法,通过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使执行制度成为干部的一种习惯。

四、激励保护促担当,营造制度执行的良好环境

提升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不仅需要干部能负责、敢担当,也需要健全完善激励保护机制,让干部在执行制度时心无旁骛、轻装上阵、消除顾虑。

健全边界清晰的责任分解机制。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厘清各个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单,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知责明责、履责尽责,防止在制度执行中出现缺位、错位、越位,防止简单把制度落实的责任层层下移、推给基层。对照岗位职责清单,严格考核干部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对制度执行不力的,分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防止问责泛化。

健全赋能减负的落实保障机制。按照责权利统一原则,建立与职责相对应的权力清单,完善班子集中领导、分工负责机制,赋予担负制度执行责任的干部相应权力和资源。坚持重心下移,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权限和各类资源下放到基层,确保基层有条件、有能力、有抓手执行落实好各项制度。坚持赋能与减负相统一,定期开展法规制度集中清理规范,巩固深化清理规范考核、一票否决、签订责任状等专项整治成果,坚决防止制度制定和督查检查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健全鼓励担当的容错保护机制。对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正确对待干部在创造性落实制度、敢于先行先试,以及在制度没有明确规定情况下积极探索造成的失误错误,该宽容的大胆容错,保护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那些在执行制度中动真碰硬、不当老好人、甚至得罪人的干部,正确分析民主推荐票数和考察考核评价,敢于为他们说公道话,真正做到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

(作者为中共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陆永辉